中国快时尚产业发达,电商巨头Shein和Temu的廉价衣物热销全球,却也带来环保问题。快时尚衣物大多使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合成材料制成,加上政策限制与人民心态,专家认为永续时尚要在中国推广不容易。

根据美国之音报导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,每年丢弃的衣物超过2600万吨,大部分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。快时尚品牌如Shein和Temu的廉价衣物风靡全球,但这些衣物多数由不可回收的合成材料制成,对环境造成严重负担。

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的非营利组织艾伦‧麦克阿瑟基金会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)表示,全球只有12%的废弃物被回收利用,而被回收再制成新衣服的仅有1%。在中国,合成材料占国内服装销售额的70%,但回收利用率仅约20%,而且几乎全是棉花。

此外,中国政策禁止使用从旧衣服中回收的棉花来制作新衣服,这意味着大量的再生材料无法在国内市场流通,仅能用于出口。再加上中国消费者普遍不愿意购买二手物品,使得永续时尚在中国推广难上加难。

尽管如此,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关注永续时尚,创立了二手或环保材质制作的服装品牌。一位光顾永续时尚店家的大学生杨宝(Bao Yang)表示,「我这个年纪的人更沉迷于快时尚,或者根本不考虑服装的永续性」。然而,这些再生衣物的价格通常比快时尚品牌高出许多,对于追求廉价和快速消费的主流消费者来说,吸引力有限。

德拉瓦大学时尚与服饰研究教授卢盛(Sheng Lu)表示,「研究反覆表明,消费者不愿意为用再生材料制成的服装支付更高的价格,相反,他们希望价格更低,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衣服是用二手材料制成的」。

专家认为,若要在中国实现永续时尚的普及,需要像政府推动电动车行业发展那样的明确政策目标和经济激励。否则,面对低成本生产和消费者习惯,永续时尚在中国仍然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。